单篇阅读量近20万!新郑市这篇报道为何这么火?
作者: 发布日期:2022-09-23 浏览次数:

近日,《中国新闻》报刊发一篇题为《河南新郑与新疆:红枣串起“一家亲”》,被中国新闻网转发后,阅读量短短时间近20万。这是一篇什么样的报道?一起来看。

河南新郑与新疆:红枣串起“一家亲”

本报讯 (赵晖 杨大勇 陈宝)中秋过后,又到新疆大枣收获季,一大批新郑人又要启程去往新疆。在大漠戈壁推广红枣种植,在贫寒地区发展红枣产业,20多年来,河南新郑民众和新疆若羌、喀什、哈密、阿克苏、阿拉尔等地民众在共同生产中建立起亲密友谊,用红枣串起“民族团结一家亲”故事。

新郑红枣种植有着上千年历史。在一代又一代人的接续传承中,这里的“种枣能手”“枣产业能人”数以万计。上世纪90年代后期,新郑“红枣人”开始踏上新疆热土,开展红枣购销、产业化种植、产业深加工。

“我们和当地枣农打成一片,不分彼此。”50多岁的史振阔是新郑孟庄镇冯辛庄人,20多岁就进入阿克苏、若羌等地收购红枣。那时,当地枣树品种杂、产量低,且不成规模,怎样帮助枣农提高枣树产量和质量成为史振阔经常思考的问题。2003年,他将新郑灰枣枣苗带入若羌县瓦石峡镇,在镇政府的帮助下,用了两年时间,将全镇2.5万亩枣树全部接穗一遍。接穗了新郑灰枣基因的枣树,品种得到改良,产量也提高了很多。

“90%的当地人都认识我,他们做了好吃的会喊我一起吃,遇到婚丧嫁娶事宜也会请我去帮忙,不分彼此。”史振阔说,刚到新疆时,也遇到交通、语言等困难,但看到枣农拿到卖枣收入时的喜悦,特别是被枣农当成家人一般对待,就有了坚持下去的理由,“是他们的热情好客让我不再退缩”。

尝到枣树接穗的甜头,当地民众种植枣树的热情大大提高,对技术的需求也愈加强烈。仅冯辛庄村,就有20多人常年在南疆地区传授种植技术。

孟庄镇镇长赵春阳介绍,孟庄镇人把技术、品种带到新疆,与当地民众形成了经济上的相互依存。“孟庄镇平均每年有近12000余人在新疆多地从事红枣种植、加工,新疆枣农富裕了,孟庄镇人也依靠新疆的种植条件和瓜果优势,获得了颇丰的收益。”

“孟庄镇在南疆很出名。”孟庄镇肖庄村党支部书记陈春林近20年间去过南疆很多地方。用他的话说,当地枣农提起孟庄镇人都会竖大拇指。“孟庄镇人从小就和枣树打交道,从坐果、生长到采摘、运输,经验丰富。我们带去的不仅是种植技术,也包括产业化理念。”

孟庄镇立足红枣种植,新郑的薛店镇则着力红枣产业深加工。20多年间,薛店镇引导民间资金到新疆投资发展农产品加工产业,拉动当地群众就地就近就业,一些龙头企业更是成为带动当地瓜果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

新郑“红枣人”的加入,改变了当地枣树种植管理方式,拓宽了销售渠道,提高了红枣附加值。正如若羌县瓦石峡镇枣农韩寿山所说,“是他们的经验让我们受益。”韩寿山在电话中告诉记者,“种枣让我们变化很大。以前这里红枣没啥价值,他们解决了销路,教我们种新郑的枣树苗、学新郑的技术,如今每亩有四五百斤的收成。”

中秋过后,又到新疆大枣收获季,一大批新郑人又要启程去往新疆。“正在筹划钱款、车辆和人员,10月份便可出发。”陈春林说,他带领的团队每年在新疆投入的红枣收购资金最多时达5000万元,最少时也有八九百万元。每到红枣收购季节,南疆枣农都会提前准备好住处,迎接他们的到来。“住在少数民族群众家里,一起吃手抓饭,讲讲两地一年里发生的趣事,交流两地风俗文化,大家就像一家人一样生活。”

在新郑市委统战部常务副部长贾海民看来,20多年间,新疆和新郑民众以枣为媒串起的故事多不胜数,两地交往日益密切,经济上相互依存,生活上相互融入,情感上相互亲近,成为“民族团结一家亲”的最好注解。

来源:中国新闻报 新郑市委统战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