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祖称谓考
作者:李郁 发布日期:2017-05-25 浏览次数:

太昊伏羲作为中华民族始祖、文化的肇始者,被奉为“三皇之首”、“百王之先”,他“定姓氏,制嫁娶”“教人网罟”“有圣德”,对华夏文明的延续发展起了极其伟大的作用。因此历史地位十分显赫。在对他记事彰功的有关文献中,古人对他有不同的称谓,再通过文字上的同音相代,其称谓就更是繁多,有人读到他不同的称谓甚至不知道都是指太昊伏羲。本文现就古今对其较常用的加以辨析考证,把笔者发现的称谓列一“清单”。

  《纲鉴易知录》说人祖“有圣德,像日月之明,故曰太昊”。太,意为极大;昊,从“日”从“天”,指浩宇中日月之光辉。古文中“昊”往往又是“昊天”之省。《诗·小雅》有“欲报之德,昊天罔极”也有“有北不受,投畀有昊”。这里“有昊”的“昊”,就是“昊天”之省。人祖太昊这光明磊落浩然博大之称谓,和他对远古社会的贡献是分不开的。

  古人写文章或抄书多用通假。即用音同或音近的字代替,相当于现在的写别字。古文献中对“昊”多有通假之处。

  皓,又通作昊;太皓,天也。在《荀子·赋篇》中,后人给“皓天不复”句作的注就是“皓同昊”。在《楚辞·远游》“历太皓以左转”句的注中,也说“皓即太皞也”。《后汉书·朗凯传》“陛下若欲除灾昭祉,顺天致和,宜察臣下尤酷害者,乃加斥黜,以安黎元,则太皓悦和,雷声乃发。”这里的“太皓”也是“太昊”。

  “昊”与“皞”也相通,故“太昊”又写作“太皞”。《礼·月令》有“其帝太皞,其神句芒(人名,太昊重用的木正之职)”之语,许慎的《说文解字》“皞”字左旁从日,是左形右声,在唐代三石刻经上,现在还可以看到这个字的左旁是“日”。至于后来变“日”为“白”,是将错就错使然。

  北宋刘恕著《通鉴外纪》一书说“太昊始作网罟,以佃以渔,以赡民用,故曰伏羲氏。”从这段文字上可以看出,“伏羲”是太昊的另一个称谓。《说文解字》:伏,司也;羲,气也。太昊、伏羲从意上说有内在联系。

  因通假,“伏羲”在古文献中也有“宓羲”“宓戏”“伏戏”等多种称谓。

  战国时代荀子著有《成相篇》,在抒发他的治理天下理想时说“基必施,辩贤罢,文武之道同伏戏”,文武,指周文王和周武王,而伏戏即伏羲。

  太昊、伏羲连称最早见于《世本》,书中有“太昊伏羲氏,东方木德之帝也。”据此,可知伏羲即太昊伏羲。《世本》是西周至战国期间由史官相继而成的著作,主要记载帝王、诸侯姓、氏和世系。这说明“太昊伏羲”连称至少已有近三千年的历史了。

  汉朝的毛亨为《诗经》中的《陈风》作传,特提到太昊,“陈者,太皞虑戏氏之墟也”,又写道“虑戏即伏羲,字异音义同也”。把话说得很明白。

  《汉书·古今人表》作“太帝宓羲氏”。《礼·月令》注“大宓羲氏”。宓,在这里读作“伏”。古有“宓”姓,如春秋的鲁国有为孔子所称道的贤者“宓不齐”。

  “宓”字上边的“宀”,是指“场所”;“必”的本义指“心脏真实存在但不可看见”,转义为“隐藏”。“宀”与“必”以上下结构的形式结构,表示是“隐藏的处所”。而“伏”字从人从犬,意为“人像狗那样趴着”,再引申为“隐蔽自身”。故“宓羲”“伏羲”都有隐藏的意思。“宓”与“伏”是近义词,读音相同,字意相近,自然也就可以相互代替了。所以“伏羲”又作“宓羲”。

  到了南北朝,北齐学者颜之推对“宓”“伏”二字严加考证,认为二字不是通假,而“宓”是“虑”之讹,是在传抄中误写了,应该是“虑羲”。他把他的论证和结论写入《颜氏家训·书证》中,并渐为社会所认可,南北朝之后很少再有人将“伏羲”写成“宓羲”或“宓戏”了。但这也说明了“虑”字,在古代也有和“伏”相同的读音。

  人祖的另一个称谓是“庖牺”,《纲鉴易知录》:太昊“养牺牲,以充庖厨,故又称庖牺氏”。牺,指纯一色的家畜;牲,指用来祭祀而宰用的猪、牛、羊;庖,屠宰之处;厨,烹饪之所。这说明当时社会已由单纯打猎过渡到饲养,并有了屠宰场所,人们的物质生活有了很大提高和改善。这一切太昊功不可没,故又曰“庖牺氏”。这一称谓,这已有很强的纪念意义了。

  因“庖”“包”二字音近,因通假,故“庖牺”又写成“包牺”。《易·系辞下》“古者包牺氏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伏则观法于地”。

  庖牺,在古文献中也写作“炮牺”。如《汉书·律历志下》:“《易》曰:‘炮牺继天而王,为百王先,首德始于木,故为帝太昊,作网罟以田渔,取牺牲,故天下号曰炮牺氏。’”

  按说人祖称谓“伏羲”与“庖牺”不应交叉,但由于羲、牺音同,也有参错而称的。清朝的谢逢源在他的《龙川夫子年谱》中说“包羲,天子也;文王,诸侯也;孔子,陪臣也;太谷,庶人也。”

  另外除了正规的称谓外,太昊伏羲还有自己的别号。如东晋王嘉在他的《拾遗记》中说:“春皇者,庖牺之别号。”

  朱镕基总理曾为淮阳题词:“羲皇故都”。太昊伏羲为什么要称“皇”?这和古文献中的“三皇五帝”有关。传说中的三皇有三种说法:伏羲、神农、黄帝;伏羲、神农、祝融;伏羲、女娲、神农。三说皆以伏羲为首,所以世称伏羲为“三王首”。古文献中也多有称伏羲为皇之处。如曹植的《汉二祖优劣论》中有“高尚纯朴有羲皇之素”。

  伏羲不仅是三皇之首,同时也是五帝之尊。五帝是伏羲、神农、黄帝、尧、舜。古人对帝的解释是“帝者,王天下之号也”,也就是说在天下为王的人可称之为帝。伏羲曾“王天下”“作都于宛丘”,以帝称之是理所当然。

  伏羲称皇称帝,为什么带要称氏呢?其实太昊伏羲氏的“氏”和姓氏的氏无关,因为伏羲是风姓,他生活的时代“氏”文化还没出现,“氏”比“姓”的出现要比伏羲生活的时代晚得多,所以伏羲生前不可能以“氏”相称的。这是古人在文献中对伏羲的一种特殊的尊称。

  三代以前的帝王因事迹无文字可考,多是口口相传。古人根据历史上口传人物事迹,对于社会发展有巨大贡献的人都加“氏”以表尊崇。如神农氏、燧人氏……最后称氏的帝王是舜——有虞氏。

  对人祖的称谓不仅不同书中称法相异,就是在一篇文章里称谓不统一的也不少。如《庄子》一书中,有五处关于人祖的记载,其称谓就有“伏羲”伏犠”“伏戏”三种。

至于称伏羲为“人祖”“人祖爷”,在古文献中难以见到。但是,却在民间村妇田夫口中广为流传,而又约定俗成。

来源:周口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