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5日至18日,备受瞩目的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在京隆重召开,研究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问题。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全会明确,到二〇二九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八十周年时,完成《决定》提出的改革任务。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大政治任务。作为民盟省委会副主委、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将认真学习贯彻全会精神,积极参与和支持全面深化改革,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贡献力量。
一、领会全会精神实质,把握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方向
(一)全面理解高等教育在中国式现代化中的基础性作用。《决定》明确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这一重要论断深刻阐明了教育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的关键地位。高等教育是国民教育的基础,承担着为国家培养未来人才的重要使命。只有不断深化高等教育改革,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才能为县域乃至国家的现代化建设夯实人才基础。
(二)准确把握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重点任务。《决定》对深化教育综合改革作出了全面部署,提出要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统筹推进育人方式、办学模式、管理体制、保障机制改革。这为新时代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重点包括完善立德树人机制等,这些任务涵盖了高等教育改革的各个方面,既立足当前又着眼长远,深度切合高等教育教育工作实际。
二、系统学习全会精神,夯实高等教育改革理论基础
(一)创新学习方式,深化对全会精神的理解。学习贯彻全会精神,需要创新学习方式,做到深入、系统、全面。要通过组织教育系统干部集中学习与个人自学相结合、理论学习与实践思考相结合等方式,全面把握全会精神实质。同时,要善于运用新媒体、新技术,拓宽学习渠道,提高学习效率。例如,利用在线学习平台、学习强国APP等,组织学校中层干部随时随地学习全会精神,并通过在线讨论、网络研讨等形式,深化对全会精神的理解。
(二)加强联系实际,提升高等教育改革思维能力。学习全会精神,不能停留在表面,而要深入思考、融会贯通。要将全会精神与高等教育工作实际紧密结合,思考如何将全会精神转化为推动高等教育改革的具体行动。通过案例分析、情景模拟等方式,将全会精神与高等教育改革实践相结合,提升运用全会精神分析解决高等教育具体问题的能力。同时,要注重跨区域、跨领域的学习和思考,拓宽视野,提升高等教育改革的系统性思维。
(三)组织专题研讨,凝聚高等教育改革共识。要围绕全会提出的高等教育改革重点任务,组织开展专题研讨。通过邀请资深教育专家、一线教育工作者等共同参与,深入探讨高等教育改革的重点难点问题。例如,就如何推进科研体制机制改革组织专题研讨,凝聚高等教育改革共识。要围绕全会提出的高等教育改革重点任务,组织开展专题研讨,深入探讨高等教育改革的重点难点问题。
三、贯彻全会决策部署,推动高等教育改革落地见效
(一)健全立德树人机制,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贯彻全会精神,首要任务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要进一步完善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强化理想信念教育。通过优化学校课程设置、创新教学方法、加强实践教育等措施,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同时,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育人能力和水平。建立教师培训长效机制,定期组织教师参加专业培训和实践锻炼,提升教师的育人能力。
(二)深化高等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提升教育公平水平。落实全会精神,要加快推进高等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要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推动优质教育资源向中西部高校倾斜,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此外,要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作者系民盟省委会副主委、郑州轻工业大学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