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封龙亭区作为开封市历史文化核心区,辖区内有回、满、蒙古等少数民族,民族团结基础深厚。近年来该区创新打造“红石榴+”载体,通过文旅融合赋能民族团结,探索出一条“文化互鉴、活动共融、发展共享”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新路径。
“红石榴+文化展示”搭建互鉴平台,凝聚团结共识
龙亭区深挖历史文化资源,将民族团结元素融入到清明上河园和万岁山武侠城等知名景区的景观建设和演艺策划中。一是打造“红石榴文化长廊”,通过展板、雕塑、互动屏幕等形式,展示各民族在中原大地共生共融、共建美好家园的历史故事;二是推出“民族风情演艺”,在景区常态化表演汉族盘鼓、蒙古族舞蹈等特色节目,以艺术形式促进文化共情;三是开设“非遗共享工坊”,邀请各民族非遗传承人现场展示剪纸、汴绣等技艺,推动传统文化交融互学。通过文化浸润,让游客在游览中潜移默化感知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发展格局。
“红石榴+节庆活动”深化情感共鸣,促进交往互动
以传统节假日为契机,策划主题鲜明的民族团结活动。一是举办“红石榴节”,在春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期间,组织各民族群众共同参与打馕饼、做花馍等民俗体验活动;二是开展“结对游园计划”,以清明文化节为契机,引导社区居民与少数民族群众结对参观,通过“一对一”互动增进文化交流;三是推出“民族美食市集”,集中展销馓子、羊肉泡馍等特色美食,以舌尖味道拉近心灵距离。2024年,累计举办活动40余场,参与群众超10万人次,成为各族群众交往交流的“活力纽带”。
“红石榴+产业赋能”推动发展共享,夯实交融基础
龙亭区将民族团结与文旅产业发展紧密结合,实现互促共赢。一是扶持景区周边民族特色店铺,通过减免租金、技能培训等方式,帮助20余家商户稳定经营;二是开发“民族团结研学路线”,串联清明上河园、万岁山、龙亭公园等景区,吸引省内外研学团队竞相前来,带动周边文创和特产销售;三是建立“红石榴就业驿站”,为少数民族群众提供导游、餐饮等岗位培训,累计解决就业150余人。通过产业联动,让各族群众在共建共享中增强获得感,巩固民族团结的经济基础。
龙亭区以“红石榴+”为载体,将民族团结工作与文旅发展深度融合,实现了从“单向宣传”到“双向互动”、从“形式融合”到“情感共鸣”的升级。下一步,将持续拓展载体内涵,让民族团结之花在千年汴梁绽放更加绚丽的光彩。
来源:开封市委统战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