潢川县委统战部立足县域实际,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积极开展“两帮一扶”(帮扶发展特色产业、帮助转移劳动就业、扶持困难群众)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以经济发展促进团结、以民生改善凝聚人心,助推民族聚居村(社区)发展,促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
以产业帮扶增进交流融合。围绕乡村资源禀赋,县委统战部牵头组织多家民品企业与少数民族人数聚居的村结对,因地制宜打造特色产业基地。今年县委统战部牵头促成河南投资集团与隆古乡王围孜村签订结对帮扶协议,助推建立“双基地”模式,依托芡实、甲鱼、小龙虾等特色农产品资源,推动旧厂房改造为深加工车间,促进本地特色农产品深加工和产业链延伸,带动村民年均增收约2万元,实现企业增效与群众致富“双向共赢”,以产业发展促进各族群众在经济上更加紧密地连在一起、融为一体,让各族群众的心走得更近、贴得更紧。
以就业帮扶强化社会认同。坚持“就业是最大的民生”,通过“两个优先”拓宽少数民族群众增收渠道。在用工方面,主动对接民品企业招聘需求,在民族聚居社区定向开展招聘活动,将新增岗位优先投放,已帮助60余名少数民族群众实现稳定就业;在技能培训上,联合妇联开展养老护理员技能培训,携手县水产局、黄寺岗镇开展水产养殖和稻渔综合种养技术培训,累计培训约710人次,其中少数民族群众达80人次。通过就业帮扶,增强各族群众对社会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以扶困济难促进人心凝聚。聚焦困难群体“急难愁盼”,实施“暖心工程”传递民族大爱。开展“孝老敬亲”行动,组织企业志愿者定期走访慰问民族聚居社区及乡镇的少数民族空巢老人、残疾人家庭,累计募集款物约120万元;在乡村打造“民族团结互助家园”,为少数民族独居老人提供日间照料服务;推进“圆梦助学”活动,累计筹集资金约90万元,助力少数民族学生完成学业。这些精准帮扶举措,既解决了群众实际困难,又传递了民族大爱,让各民族群众在互帮互助中,携手共绘和谐发展的“同心圆”。
来源:信阳市委统战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