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9月18日,河南郑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发出“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的伟大号召,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升为重大国家战略。作为这一重大国家战略的首倡地,河南责任重大、使命光荣。
开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专项民主监督是一项政治任务。2021年以来,受中共河南省委委托,各民主党派省委会秉承高度责任感和使命感,扎实开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专项民主监督工作,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贡献力量。
同心同向 同题共答
初秋的阳光洒在万里黄河第一坝三门峡大坝,700多米的大坝将黄河水拦腰截断,灰色的坝体上,“黄河安澜 国泰民安”8个浅红色大字遒劲有力。
就在大坝的两旁,留下了民盟省委会6个课题组调研的足迹。民盟省委会《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确定的主要环保项目落实情况报告》等调研成果,受到相关部门高度重视,并被吸纳到有关文件当中。
近年来,以专项民主监督形式助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生动案例不胜枚举。
按照省委要求,省委统战部着力发挥组织协调作用,有序推进专项民主监督。各民主党派省委会依托界别优势,成立了由民主党派省委会主委领衔、专家团队参与的民主监督调研组,分赴对口省辖市开展监督调研工作。
如何提升民主监督的成效与精准度?学习是破题之要,组织保障是基础和关键。提升政治站位,抓实理论学习,引导省各民主党派深入学习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省委统战部通过协调联络专项工作机制,每年召开专项民主监督工作座谈会,交流经验,部署工作。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省发展改革委、省自然资源厅、省生态环境厅等单位积极配合,对口的7个省辖市建立了支持保障服务工作机制,为持续提升专项民主监督工作质效创造了良好条件。
靶向发力 精准施策
“不发通知、不打招呼来,是为了要看‘非示范点’。”这是去年九三学社调研组在濮阳开展调研的一幕。通过这种瞄着问题去的“随机调研”,察实情、见真章,让民主监督真正发挥实效。
为了增强监督的针对性、实效性,每年年初,各民主党派省委会与省生态环境厅沟通,结合对口省辖市实际,确定各自监督重点内容,围绕黄河流域农业面源污染综合治理、废弃矿山生态修复治理等问题,以小切口介入,精准实施监督调研。
其中,民革省委会成立了涵盖环境、水利、经济等多领域的监督专家队伍,农工党省委会、致公党省委会邀请省生态环境厅、省发展改革委等相关部门同志参加调研活动、进行业务培训,民建省委会联合郑州大学、焦作市生态环境监测中心等单位,在焦作市设立生态保护监测点,民进省委会联合民进中央举办“黄河保护与文化发展论坛”,增强了民主监督的专业性、代表性。各民主党派省委会开展实地调研141次,网上调研和书面调研47次,形成各类调研报告183篇,241条意见建议被当地党委、政府采纳。
凝心聚力 唱好新时代“黄河大合唱”
今年7月,能源环境领域院士和国内知名学者专家齐聚郑州,参加由民建省委会与郑州大学联合主办的中原“双碳”会议。目前,中原“双碳”会议已成功举办3届,逐渐探索出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专项民主监督工作的新路径。
民主党派是中国共产党的好参谋、好帮手、好同事。2021年以来,各民主党派省委会将监督调研中发现的问题和调研成果,通过政党协商、政协专题协商和议政会等方式,向有关部门反映情况、提出建议,70余份成果被全国政协、民主党派中央、省政协采用。围绕建言内容,相关市县积极落实整改,有力推动了黄河流域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向好、稳定改善。
新征程呼唤新担当新作为。当前,全省统一战线“同心出彩·助推幸福黄河建设”行动已然启动,思想引领聚心、建言献策聚智、专项监督聚能、文化弘扬聚势、同心合作聚力,各领域代表人士济济一堂、再接再厉,坚持唱好新时代“黄河大合唱”,为奋力谱写中原大地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作出积极贡献。
来源:河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