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平顶山市湛河区侨联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侨务工作的重要论述,紧扣“凝聚侨心侨力同圆共享中国梦”主题,以政治引领为根本、阵地建设为依托、服务维权为核心,推动侨务工作实现从“有形覆盖”到“有效覆盖”的质效提升。
政治引领强根基,思想聚力凝侨心
一是凝聚思想共识。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侨界群众学习的“第一议题”,创新打造“侨说二十大”座谈会、“侨心向党”读书会等特色载体,召开归侨侨眷座谈会议8次,围绕依法维护侨益、积极参政议政等方面进行交流,筑牢同心同向同行的思想政治根基。
二是厚植家国情怀。紧抓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举行等重大节点,开展“同心向党 凝聚力量”红色主题教育活动5次,先后组织侨界代表人士到红旗渠红色教育基地、兰考焦裕禄纪念馆等地学习培训,举办“重温峥嵘岁月 赓续红色血脉”等观影活动6次,在侨界掀起“学党史、感党恩、跟党走”热潮。
三是服务社会发展。充分挖掘侨务资源,引导侨界人士积极参与乡村振兴、捐资助学等社会公益事业,累计捐款达8万余元,开展送医、送法、捐助、咨询等志愿服务活动12次,惠及群众1500余人次。召开“招商引资拼经济 侨界人士在行动”专题座谈会4次,向归侨侨眷及企业家推介全区经济社会建设情况、投资发展前景及产业布局,鼓励其争当建设家乡的“智囊团”,为全区经济社会发展贡献“侨”力量。
阵地建设夯基础,机制创新强保障
一是筑牢基层阵地。充分发挥“侨胞之家”作用,在归侨侨眷集中的阳光苑社区、飞翔社区、光明社区内,现有2个省级“侨胞之家”和1个标准化“侨胞之家”,设立法律咨询室、图书阅览室、健身活动室等功能区域,配备专兼职工作人员4名,形成“15分钟侨务服务圈”。光明社区“侨胞之家”创新推出“红苗苗读书会”,开设兴趣课堂,为侨界子女提供课业辅导等服务,累计授课120课时,惠及学生100余人次,切实将“侨胞之家”打造成侨界群众的温暖港湾。
二是健全体制机制。建立完善侨务组织架构,成立“侨胞之家”工作领导小组,由社区书记担任组长,社区工作人员为成员,负责侨胞之家的日常管理和活动组织。制定《接待走访制度》《会议学习制度》《“四必访”工作机制》等侨务工作制度,做到侨务工作有人抓、问题有人管、责任有人担,推动“侨胞之家”建设制度化、运行规范化。建立覆盖160名侨胞的微信群,及时回应侨眷关切。
三是丰富活动载体。利用端午、春节、元宵等传统节日,举办“同心共聚 浓情端午”包粽子比赛、“墨香迎新春 温情暖侨心”书法名家送春联、“台侨联四海 同心共筑梦”新春联欢会、庆“元旦”趣味运动会等形式多样的主题活动24次,深化侨界群众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为侨服务显温度,法治护侨促和谐
一是办好民生实事。坚持“以侨为本、为侨服务”理念,持续深化“暖侨行动”,建立侨界群众“一人一档”,动态掌握侨胞需求,做到“生病住院、婚丧嫁娶、重要节日”三必访,近年来,累计走访慰问40余户,发放慰问金13500元,为患病侨眷、贫困侨眷申请大病救助金、助学金等9000元。发挥社区作用,设立“侨界空巢老人关爱站”,组织志愿者为独居老人提供理发、代购、清洁等志愿服务60余次。
二是构建法治屏障。成立“涉侨纠纷调解工作室”,聘请专业律师、侨界代表组成调解团队,提供法律咨询和矛盾调解等服务,建立“调解+仲裁+诉讼”多元解纷机制,有效化解纠纷5起。设立侨界群众意见箱、开通侨胞热线联系电话,及时响应侨界需求,接待来访40余人次,为侨界群众协调解决房屋漏水、暖气维修等问题16件,真正把工作做到了归侨侨眷的心坎上。
三是加强侨法宣传。广泛开展涉侨法规政策宣传,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多元宣传模式,线下以集中宣讲、法律咨询、发放资料等传统方式为基础,创新开展“侨法进社区”、“侨法进企业”等主题活动,通过举办知识讲座、政策答疑会等,为侨界群众面对面解读政策;线上充分利用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渠道,推送图文、视频、音频等多样化宣传内容,扩大宣传覆盖面,切实提高侨界群众对涉侨法律法规、政策的认知度。
固本培元提效能,改革赋能增活力
一是强化队伍建设。实施“侨务干部能力提升工程”,紧跟学习全国“两会”和全国、全省、全市统战部长会议精神,持续提升侨联队伍理论素养和学习能力。开展“岗位大练兵”活动,每周二定为集中学习日,重点学习侨联理论、侨联知识、侨联业务,通过案例分析、模拟调解等形式,提升为侨服务能力。联合区委党校举办“侨务知识能力提升班”,邀请专家学者解读党的二十大精神、侨务政策法规,培育“懂侨务、会服务、有情怀”的侨务工作队伍。
二是深化改革创新。推进侨联改革,落实“专兼”干部配备,严格程序,周密部署,圆满完成区第四次归侨侨眷代表大会,吸纳热爱侨联事业的侨界代表人士担任兼职副主席,为侨联事业发展增添新动力。建立主席(副主席)与侨界群众面对面交流机制,坚持一月一交流,一期一主题,了解他们的呼声诉求,听取意见建议。创新“侨界议事厅”机制,围绕社会治理、经济发展、民生实事等,开展座谈研讨,对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收集整理,提出合理化建议,为侨界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更好履职提供依据。
三是激活基层力量。针对基层侨务人员不足的问题,区侨联结合实际,以乡(街道)为单位,充分挖掘侨资源、发挥侨力量,注重推荐具备归侨侨眷身份、有影响力、有号召力的侨界人士、退休干部等兼职侨联工作人员,充实各乡(街道)基层侨联队伍。同时吸纳侨界代表、新侨人士等30余人,组建“侨务志愿者服务队”,重点开展侨情普查、侨法宣传、扶贫助弱等工作,为打通侨务工作“最后一公里”打下坚实基础。
“下一步,湛河区将持续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全面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新时代党的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思想,立足工作全局,聚焦新时期侨务工作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拓展交流渠道,优化服务体系,深化联络联谊,最大限度把海外侨胞和归侨侨眷中蕴藏的巨大能量凝聚起来、发挥出来,为全市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建设贡献湛河力量。”湛河区委常委、统战部部长李烨鸿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