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野县委统战部发挥统战优势,强化思想引领,搭建平台载体,优化服务保障,持续深化民营经济“十大行动”,推动促进“两个健康”,为新野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新野县先后获得“国家棉纺织区域品牌建设试点”“河南省新时代民营经济‘两个健康’实践创新示范县”、“河南省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河南省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等荣誉称号。
突出教育引领,促进民营经济人士健康成长.以“学思想、明方向、强信心、建新功”为主题,组织民营经济人士赴唐河、桐柏、镇平等地参观红色教育基地6次,举办民营企业家素质能力培训班2期。联合县纪委监委、县人民法院以“坚持诚信守法 构建清廉民企”为主题开展法治教育2场,推动企业诚信合法经营,构建亲清政商关系。依托“民营经济人士之家”,先后开展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宣讲会、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座谈会、现代企业制度培训班等各类活动10余次,引导民营企业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分批次带领鼎泰高科、新正方电子、星光科技等企业60余名年轻一代企业家到深圳、上海、武汉等地考察研学;组织青年企业家参加企业高质量发展研修班和“青蓝接力”系列培训班,累计受训人员达300多人次。
突出平台建设,助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搭建政企沟通平台,邀请各方面专家、学者、企业家以“汇聚同心力量·助力民企发展”为主题展开交流,宣传解读涉企政策,推动惠企政策进商会、进企业,提振民营企业家的发展信心。先后举办企业家沙龙活动4期,惠企服务宣讲7场,100余家民营企业的负责人参加。搭建金融助企平台,创新“微银团”融资模式,纵深推进“金融直通车”“金融沙龙”等活动,打造一站式首贷服务窗口,全方位了解企业融资需求,引导银企深度对接,解决企业后顾之忧。累计举办银企对接交流座谈会13次,金融沙龙7期,帮助各类中小微企业融资2.93亿元。搭建招商引资平台,先后成立15个乡镇商会,6个异地商会,围绕县域重点产业链,进行精准招商引资,精心培育先进制造业集群和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聚区,推动民营企业集群协作发展。目前,商会提供有效招商信息150余条,意向项目30余个,签约项目10个,招商引资金额达50亿元。
突出创新驱动,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借助宛商大讲堂、企业家学院等平台,举办企业项目申报培训会,邀请专家为县域规上企业宣讲高新技术企业申报、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科技创新支持服务政策,激发企业创新活力。密切对接产业发展和企业诉求,聚焦主导产业和“高精尖新”人才,全职引进优秀高校毕业生和高级技能人才3800余名,柔性引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需求的高层次专家人才100余名,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保障。深入开展“科技创新年”活动,实施科技型企业培育工程,指导明迪玩具等10家企业申报高新技术企业;与郑州大学、南阳理工学院、南阳师范学院等院校开展校企合作,实现科技成果转化10项。推荐顺宇科技、金辉聚合、旭润光电等6家企业申报省、市级重大科技项目。目前,全县178家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投入超过2亿元,研发“四有”覆盖率达84%以上。
突出服务保障,推动营商环境提质升级。完善机制建设,制定《新野县优化营商环境提升方案》、《新野县惠企政策“免申即享”工作方案》等文件,持续开展优化营商环境“暖心行动”,组建金融服务、基础设施和工程建设服务、人才社保用工服务、物流电商服务、环保应急服务、政策科技服务、法治护航、优化营商环境等8个服务专班,及时化解企业在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优化政务服务,借助南阳民营企业服务云平台,为企业提供政策服务、专业服务、产品展示、供需对接、诉求响应等一站式、全生命周期的综合服务。累计发布惠企政策27个、服务事项39条,完成服务100多次。持续开展“万人助万企”活动,包企干部下沉“一对一、面对面”解决企业实际困难。累计帮助企业解决难题230多个,协调、帮办事项180多项。保护企业权益,联合县法院、县人社局等单位成立县总商会人民调解委员会、劳动纠纷调解委员会及法律援助中心,实行涉企案件“调解先行、审判断后”,减少企业司法成本。今年以来,主动联系或走访企业71家,化解矛盾纠纷300余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