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罗山县委统战部积极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充分发挥统一战线人才荟萃、智力密集、联系广泛优势,着力构建党外人才“联”“引”“育”“用”机制,为乡村振兴探索出一条新路径。
摸清底数,精准“联”才。罗山县委统战部高度重视党外人才资源的挖掘与整合,通过深入细致的调研摸排,建立了统战人士数据库,对全县范围内的党外知识分子、在外成功人士、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等进行了全面梳理和分类建档。目前,已常态化掌握联系党外人才500余人,其中新农民200人、非公经济人士100人、新的社会阶层人士30人,以及其他领域人才170余人。在“联”的过程中,罗山县委统战部创新实施“1+N”联系制度,即1名统战干部联系N名党外优秀人才,确保每位统战对象都能得到及时有效的关怀与指导。通过统战干部的牵线搭桥,子路镇宏伟家庭农场成功对接了多位农技专家,有效提升了农业生产效率。
强化教育,有效“引”才。为引导更多党外人才积极返乡创业,罗山县委统战部不断强化思想教育,通过举办培训班、讲座、座谈会等形式,深入学习宣传上级重要会议精神,组织开展了20余场次的学习活动,有效提升了党外人才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同时,还注重丰富活动内容,抓住“三八”妇女节、“五一”劳动节等重要时间节点,组织党外人才参与各类公益服务活动。在今年的“科技活动周”期间,邀请了多位农业专家走进田间地头,为农民朋友提供面对面的技术指导和服务。此外,罗山县委统战部还积极拓宽宣教途径,通过建立党外人士基层联络点和统战工作实践创新基地,加强统战阵地建设。截至目前,已建立基层联络点10个,统战工作实践创新基地6个,有效扩大了统战工作的影响力和覆盖面。
搭建平台,精心“育”才。高度重视党外人才的培育工作,通过搭建各类平台载体,为党外人才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成长机会。建立统战工作实践创新基地。在云禾山水、朱堂乡老寨山生态茶业有限公司等地设立实践基地,为党外人才提供实践锻炼的平台。通过组织党外人才参与基地的运营管理、项目策划等活动,提升他们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加强基层法律援助点建设。将优秀党外律师人才纳入基层治理体系,邀请他们常态化参与基层治理、信访、法律服务工作。通过教育培训、实践锻炼等方式,逐步建立起一支高素质的党外律师人才队伍。畅通参政议政渠道。鼓励引导党外人才围绕党委、政府中心工作广泛开展调研活动,积极建言献策。近年来,共有30余名党外人才被推荐担任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职务,为罗山县的经济社会发展贡献了智慧和力量。
彰显智力,高效“用”才。充分发挥党外人才的智力优势,将他们用到关键处、用到刀刃上。常态开展法律服务活动。联合县新联会等组织成立法律服务团,深入开展“聚力开发区·同心作贡献”等公益法律服务活动。据统计,今年以来已开展法律服务活动20余场次,提供法律咨询500余人次。统筹开展惠民服务活动。整合各类党外优秀人才资源,针对性开展科技小院理论宣讲、农技指导、送医下乡、政策入企等惠民活动30余场。发挥人才示范作用。通过综合考量人才专长、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等因素,将符合条件的党外人才选拔到重要岗位上来。近年来共有10余名无党派人士被任命为机关中层干部或担任其他重要职务,有效激发了党外人才的工作热情和创造力。
下一步,罗山县委统战部将继续深耕“联”“引”“育”“用”人才机制,不断创新工作方式方法,为乡村振兴汇聚更多的人才和智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