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驻马店确山县用足用好用活红色竹沟文化资源做好新时代统战工作,深入开展红色竹沟关于统战文化资源再挖掘再整合再提升行动。
充分挖掘统战文化资源。红色竹沟位于河南省确山县,是我党民主革命时期的一块重要根据地,素有“ 小延安”之美誉。这里拥有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包括竹沟革命纪念馆、竹沟革命烈士陵园、中共中央中原局旧址群等。这些资源不仅是历史的见证,更是开展统战工作思想政治引领工作的宝贵财富。为更加深入了解、保护和利用好红色文化资源,确山县委统战部联合宣传、文旅等部门对竹沟老区革命旧址爱国主义示范基地进行全面普查,详细了解竹沟老区革命旧址的当前状况,深入挖掘旧址的历史背景、重要事件、革命人物及其事迹,提炼其独特的红色文化内涵和爱国主义教育价值。组织专家加强对竹沟统战史研究挖掘,绘制确山红色竹沟文化地图,制定红色旅游路线4条;挖掘整理竹沟作为中共中央中原局、中共河南省委所在地,刘少奇、彭雪枫、李先念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曾在这里领导豫鄂皖苏地区党的工作的先进事迹和红色文献。其中刘少奇的光辉著作《论共产党员的修养》就是辗转中原,抵达竹沟后起草完成的;在竹沟创刊的《拂晓报》、《小消息报》,宣传了党中央、毛泽东的抗日路线、方针和政策,对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发挥了积极作用。
着力搭建统战教育基地。确山县委统一战线工作领导小组顺应新时代统战工作新要求,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抓点示范、以点带面”工作思路,以“6有”为目标,以“新阵地、新功能、新作为”为导向,高标准打造9个统战工作实践创新基地,着力画好统战工作同心圆,做到统战工作与经济社会共发展。以红色竹沟为核心,统筹区域资源,深入推进“一基地一特色”建设,构建“1+6+N”格局,“1”即有统战元素,体现服从服务统战工作;“6”即达到“六有”标准;“N”即河南省统一战线同心教育实践基地、河南省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等带头服务社会、带头传播文化、带头发挥作用等。以竹沟手工提琴制作协会为依托,建立提琴制作创新工作站;以竹沟革命纪念馆为依托,建立河南省统一战线同心教育实践基地、河南省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等5处,用基地示范带动,构建大统战工作格局。打造《竹沟革命斗争史》基本陈列和中共中央中原局旧址复原陈列,在竹沟革命纪念馆内利用走廊、橱窗等打造“统战角”5个。
全面抓好统战思想引领。结合确山县独特地理位置,择取8处统战特色突出的革命旧址开发红色教育线路4条,通过讲解教学的方式组织统一战线各界人士开展活动26余场、3500余人参加。同时将开发具有鲜明统战特色的教材作为统一战线政策宣讲的重要内容,编著《确山竹沟统战史资料》《确山年鉴》《确山记忆》等书籍,编写《彭雪枫在竹沟开展的统战工作》《刘少奇领导中原局在竹沟开展统战工作》等理论宣讲文章8余篇并纳入市、县党委党史学习教育宣讲团宣讲篇目,省委统战部投资拍摄作品《彭雪枫在竹沟开展的统战工作》在同心中原网站上发表,我县积极的在全县范围进行了转发宣传,引来好评如潮。着力发挥河南省统一战线同心教育实践基地作用,以党史为引,组织全县民营企业家、党外人士、海外华侨华人、侨胞侨眷、台胞台属参观红色教育基地、学习红色历史、缅怀革命先烈等统一战线同心教育活动共计12余次1100余人次参访交流,河南省委党校等高校、社会团体、企业和科研院所纷纷组团参观,真正做到了让旧址遗迹成为党史“教室”,让文物史料成为党史“教材”,让英烈模范成为党史“教师”,推动红色资源火起来、红色人物亮起来、红色精神扬起来、红色基因传下来,把中国共产党故事讲鲜活,把统一战线故事讲生动,进一步增强了统战成员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真正把凝聚人心、汇聚力量贯穿统战工作全过程。
来源:确山县委统战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