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睢阳区深入挖掘、梳理古城历史文化资源,以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推动各民族在空间、文化、经济、社会等领域全方位嵌入,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统筹规划夯实旅游促“三交”硬基础。坚持把民俗、民族、民风融入古城景区建设、文娱宣传、馆室陈列等各方面,依托归德府文庙、应天书院打造中小学国学研学基地,依托壮悔堂打造戏曲文化基地,依托城湖打造体育赛事和水上运动基地,精心推出寻根祭祖、历史人文、爱国主义教育等5条古城精品旅游线路,累计对300余名持证导游进行专门培训,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12处旅游景点解说词。
以文化资源提升旅游促“三交”软实力。围绕归德府文庙、应天书院、文雅台、八关斋、张巡词等10余处传统文化景点,打造《商祖迎宾》《木兰归乡》《张巡巡城》《火神祭祀》等20余个彰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传统文化演艺项目,同时与其他地区建立常态化传统文化交流活动,让旅游成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新的“体验场”。
以新业态赋能旅游促“三交”新发展。通过古城景区微信公众号推送景区简介、景区地图和游记攻略等信息,让游客体验“一部手机游古城”,着力打造“智慧古城”。通过AR/VR、全息、数字三维立体和远程云服务等数字技术,打造集光影、声音、叙事于一体的数字化场景,重现明清两代古城风貌,让文物活起来,让历史动起来,让游客身临其境体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景点推出涵盖古街巷、古建筑、非物质文化遗产等8大类100余个景点的智能语音导览,为游客从听觉、视觉角度呈现古城之美。近年来,已为来自全国各族游客提供数字技术导览服务50余万人次。
来源:商丘市委统战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