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有才:谱写人生奋进之歌
作者: 发布日期:2016-09-09 浏览次数:

从平凡的一线工人,成长为如今的民营企业当家人,把企业带向一个又一个发展高峰,市总商会会长、河南恒通化工集团董事长孙有才始终怀揣梦想,矢志不渝,在平凡的岗位上谱写了非凡的人生乐章。近日,刚刚荣获全国劳动模范称号的孙有才接受了记者的采访。


    艰苦创业一路歌


    出生于普通农民家庭的孙有才,16岁便参加了工作。从一线搬运工到技工、班组长、工段长、车间主任,在不断的角色变换中,他辗转了十几家单位。


    2003年,恒通集团的前身锦捷集团因连年亏损,资不抵债,生产经营难以为继。时任市经贸委副主任的孙有才临危受命,对企业进行重组。他顶住压力,大胆改革,把废除“铁饭碗、铁交椅、铁工资”作为解困第一锤,使企业奇迹般复活。短短一年内,企业实施了6万吨技改工程,并实现了当年投资、当年投产、当年见效,一举扭亏为盈。


    2005年,面对国内氯碱行业竞争愈演愈烈、城市发展路子越走越窄的局面,孙有才大胆提出“腾笼换鸟,走进大山,开辟一片崭新天地”的观念。恒通集团与济源煤业、香港恒顺合资组建了河南联创化工有限公司,响应市委、市政府“工业出城、项目上山”的号召,在太行山南麓的荒山荒坡上建设新厂。


    当时,工程所在地杂草丛生,遍山乱石,上下落差40多米,沟壑纵横间隐藏着一座座坟头、一家家小石料厂,没有水、没有电、没有路,地质条件十分复杂。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孙有才带领员工披星戴月,只争朝夕,填平了沟壑,“削掉”了山丘,在荒坡上修路、种树、建厂房。2006年8月26日,一期工程一次性试车成功,创造了国内同行业、同规模项目工艺最先进、建设速度最快等多项纪录。


    2007年,公司快马加鞭,启动了年产30万吨聚氯乙烯树脂扩建工程。2010年,扩建项目全面投产、达产。至此,企业规模跃升至行业前10位,入选中国化工骨干企业100强。


    诚信经营铸品牌


    早在联创化工建设之初,孙有才就和决策层成员达成了广泛共识:不求最大,只求最优,彻底颠覆化工行业“灰头土脸”的形象,打造出行业的绿色化工品牌,为氯碱工业“争口气”。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集团先后引入了国际一流的工艺技术和国内最先进的干法乙炔、变压吸附技术,基本实现了在操作室即可控制生产现场的每一处压力、温度甚至故障排查的目标,各类工艺、能耗、环保指标均达到行业领先水平。


    “做百年企业、树百年品牌”是孙有才为恒通集团描绘的企业愿景。为此,他通过一次次扩建,不断寻求企业转型发展之路。如今,集团先后成立了海通化工、恒通高新、恒顺新材料等多家公司,实现了从传统的基础化工向精细化工的结构转变;积极开展产业链整合,在激烈的行业竞争中保持了自己的优势;成立省级技术中心,与大学院校及科研单位合作,专注研发先进技术;实施资本运作,在PVC期货、融资租赁等方面进行了有效尝试,同时出资8000万元参股成立河南省首只高端装备业创投基金,为推进全省装备制造产业与金融的深度优化融合开创了先河。企业还涉足房地产领域,开发高品质楼盘恒通滨河花园,取得不俗业绩。


    孙有才用“战战兢兢、如履薄冰”来形容自己的状态。“明天发生的事情,你永远无法预料。”在他看来,只有时刻具备危机意识,才能随时迎接市场的挑战。



    用奉献诠释使命



    作为企业“掌舵人”,孙有才时刻关心职工疾苦,做职工的贴心人。改制以来,集团先后投入2000多万元解决职工“五险一金”问题;投入数百万元购置6辆班车接送职工;投入再教育经费1000多万元,培训职工达4500人(次);推行爱心基金援助、职工年度体检、免费午餐、职工技能竞赛、服务之星评选等一系列惠及职工工作和生活的政策。


    孙有才还注重促进社会政治进步事业,积极担当社会责任。在他的倡导下,集团先后向四川汶川、青海玉树地震灾区捐款捐物数百万元;向帮扶村、扶残助学基金、贫困助学基金、金秋助学基金、中国青年志愿者基金、老区建设基金以及市总工会、市慈善总会等捐助或投资800多万元。


    作为市总商会会长,孙有才坚持把服务非公有制企业作为第一要务来抓。市总商会打造的“济商讲堂”,已成为我市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学习的课堂、交流的平台及展示济商风采的舞台,并荣获“全国工商联(商会)工作十大创新奖”。市总商会还搭建了“邮储联济商,贷动小企业”融资平台,成立了法律服务中心,广泛组织开展了“十企帮社区”“千企帮千村”“济商光彩圆梦”“捐资助学”等活动,在促进中小微企业发展和社会公益事业方面进行了不懈探索。



来自: 济源网|  作者:冯淑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