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六项有力举措 叫响根亲文化品牌
作者: 发布日期:2018-09-11 浏览次数:

根亲文化是血浓于水的亲情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和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淇县丰富的人文资源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孕育了古老神秘的殷商文化、卫国文化,这是淇县特色,也是淇县发展根亲文化的优势所在。

近年来,淇县立足这一优势,牢固树立“根亲文化是发展软实力”的理念,创新思路,大胆实践,着力打造根亲文化金字招牌,通过实施“六个一”,强力推动根亲文化产业发展,走出了一条依靠根亲文化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新路子。

一是组建一个高规格的领导机构。成立县委、县政府根亲文化建设指挥部,县委书记任政委、县长任指挥长、有关县领导任副指挥长,各乡镇党委书记、各职能部门一把手为成员,指挥部下设办公室和研究宣传、活动安排、联络招商、项目推进等四个小组,办公室主任和组长分别由副指挥长兼任。办公室负责统筹推进根亲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组织开展根亲文化建设调查研究,向指挥部提出意见建议及会务筹备等工作;活动安排组负责承办与寻根谒祖活动有关的具体服务工作;联络招商组负责与源自淇县的姓氏宗亲组织、社团、商会的沟通联络,将根亲文化项目纳入全县招商引资总体规划,制定根亲文化招商优惠政策,做好根亲文化招商引资工作;项目推进组负责全程服务根亲文化招商项目,协调解决项目推进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确保项目按节点计划推进;研究宣传组负责根亲文化的挖掘、整合、研究、传播等工作。 

二是突出一个鲜明的文化主题。淇县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县城古称沬邑,殷纣时易名朝歌,曾为殷末四代帝都和春秋时期卫国国都,是河南省首批历史文化名城。林姓、石姓、卫姓、康姓、商姓、殷姓以及韩国康氏、琴氏等姓氏均起源于此,是中华民族姓氏的重要发源地。为彰显淇县文化特色,县委、县政府多次召开研讨会,邀请专家学者、文化名人建言献策,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将殷商文化、卫国文化确定为淇县根亲文化的主题。实践证明,确立的这一主题特色鲜明,针对性强,符合淇县实际,对于叫响根亲文化品牌,增强淇县的影响力、凝聚力起到了积极作用。

三是举行一系列丰富的节会活动。积极走出去参加海峡两岸鬼谷子文化交流大会、世界林氏“一带一路”经贸论坛等与淇县联系紧密的根亲文化节会活动,加强与海外和沿海发达地区的联系。注重探索弘扬根亲文化的新形式、新载体,着力打造一批富有乡愁家味的文化节会活动,使之成为海内外华人到淇县寻根谒祖、观光旅游、投资兴业的重要桥梁和纽带。今年以来,先后举办了石姓、康姓、林姓等3次大规模的寻根祭祖活动,来自新加坡、马来西亚、韩国、台湾、香港以及北京、福建、广州等海内外的各界宗亲云集淇县,实地考察了经济社会及文化事业发展情况,增强了他们对祖地朝歌的了解和认识。

四是打造一批根亲文化精品旅游线路。坚持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区域协同、文旅融合,努力打造“商卫故都、祖地朝歌”根亲文化品牌,使淇县成为林、石、康、殷等姓氏宗亲的精神家园和心灵故乡的主要承载地。精心建设古都文化游、寻根祭祖游、文化遗迹游等精品旅游线路,以林氏、殷氏、韩氏文化为代表的摘星台景区,位于老县城中心街区,经过精心打造,已成为姓氏寻根旅游的圣地,每年吸引近万名来自新加坡、韩国、台湾、香港、福建等海内外姓氏宗亲前来参观游览、寻根拜祖。在此基础上,淇县还推出了摘星台景区——林姓始祖林坚(比干之子)出生地仙人梯——古军校云梦山——古灵山——殷纣王采暖处朝阳山等多条精品文化旅游线路,初步形成了多档次、多样化、差异化的旅游产品体系。

五是出台一套根亲文化产业发展奖励扶持政策。淇县将根亲文化作为招商引资的重要载体和响亮名片,专门出台根亲文化产业发展扶持政策,从姓氏文化产业园区品牌创建升级、姓氏文化规划编制、文化项目建设、旅游商品研发和旅游发展用地供应等8个方面,出台了40余项奖补优惠措施,为吸引更多的姓氏宗亲来祖地朝歌寻根问祖、投资兴业提供了有力支持。

六是谋划建设一批根亲文化旅游项目。通过多次参加在外举办的宗亲联谊活动和在本县连年举办寻根祭祖活动,让宗亲们切身感受到淇县丰厚的文化底蕴、优美的自然风光和良好的投资环境,激发了回乡投资发展的热情,逐步从最初的寻根问祖转入投资兴业阶段。继石氏文化苑落成之后,由中华康氏文化研究会投资建设,占地150亩、总投资6.5亿元的古卫国康氏文化苑项目已开工建设。同时,谋划的林氏文化苑、少师府、坚公祠等项目也已达成投资意向。

淇县虽然在根亲文化建设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也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总体来看仍处于探索阶段,许多方面还需进一步完善提升,一些问题应该引起足够重视。一是基层单位重视不够,存在“上头热、下边凉”现象。县委、县政府对根亲文化建设非常重视,但部分乡镇、部门思想认识不到位,没有把寻根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放在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中统筹考虑,当成软指标,积极性不高。二是宣传推介力度不大,影响力还有较大提升空间。宣传渠道比较单一、力度不大,方式不够灵活多样,特别是还没有形成常态化,以致于许多根亲文化资源不被人们所熟知。三是资金投入不充分,文化与经济结合尚不够紧密。根亲文化资源的研究、宣传、开发和保护需要一定的资金投入,尤其是在开发启动阶段,需要政府部门的财政投入和政策支持。但由于县财力有限,目前开发资金投入不够充分。同时,还没有把寻根文化活动的开展与招商引资、发展旅游、文化事业紧密地结合起来。在今后的工作中,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努力。一是调动部门、基层的积极性,在全县形成发展根亲文化的强大合力。将根亲文化建设纳入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和大盘子,在对乡镇、部门安排年度目标时一并下达能量化可考核的具体指标,增强基层单位抓好根亲文化建设的责任感。二是加强前期资金投入,为根亲文化建设提供有力保障。在宣传推介、节会活动、文化资源开发保护、文化项目建设等方面都需要一定投入,除政府投入启动资金外,前期可采取市场化运作的办法鼓励社会资本进入。三是将根亲文化作为招商引资的重要载体,实现文化与经济的无缝对接、有机融合。充分发挥根亲文化联络招商组的作用,瞄准闽台、长三角、环渤海等重点地区,采取姓氏招商、亲情招商、以商招商等方式,广泛开展文化联谊、文化商贸活动,推动文化经济一体化。

来源:淇县县委统战部